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鞍山 > 企业单位 > 正文

鞍山新时代农民头雁高校取“科技种子”引领农民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23/5/18 14:55:16 浏览:39

来源时间为:2023-05-06

日前,鞍山“富硒一镇一品”创始人、省高级农业技师桂永帅从浙江大学刚刚取来“科技种子”,到家就迫不及待地给80多个农民致富带头人播撒“致富”种子。桂永帅表示,高级学府的洗礼,懂得了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富路,懂得了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特色农业,懂得了向新时代新农民转型升级。

5月4日,鞍山千山区唐家房子镇科技三下乡农业标兵、鞍山六和敬富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永帅,又一次开始给80多名农业致富带头人讲起了科学致富的课程。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桂永帅是到了高级学府—浙江大学进修,得到了新时代的“科技种子”。

桂永帅介绍,这次到浙江大学学习,是全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头雁项目,学习的内容就是“农民破冰——向新时代新农民转型升级”。在这次学习中,桂永帅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通过老师的讲解,他知道了“怎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进程、现代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实践、中国农产品品牌化模式路径和创建方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应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加供应链”等等。

多年来,桂永帅一直坚持自己的“绿色农业之路”,他用了26年的时间摸索出来一套农业12层的生产标准,倡导带领的“富硒农产品”,已经帮扶的农户覆盖辽宁鞍山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直接或间接带动2600户左右,累计80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了。他开创的“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 贫困户”农业帮扶新模式,已经带动一线农业生产相关人员2.8万人,带领农户累计创造产值达8300万元。为了长期有效的服务一线农民的生产,在41个乡镇共计培养了百余名农业技术人员,成功带动1.2万农户掌握标准化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共同打造群体合作的科技之路已经显现出很好的场景。

这次在浙江大学学习,桂永帅好像一只迷雾中的船只,一下子找到了航标灯。他觉得老师的很多理论、很多设想、很多农业振兴的方式,都是自己经过多年摸爬滚打走过来的实际现象。用户需要啥,农民就生产啥;市民需要什么营养,农民就生产什么营养的农产品。全县不能统一、全镇不能同样、全村不能同款,要做到户户有特点、村村有特色、镇镇有特产。这种“订单式”耕种、生产,就是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应该拥有的理念和思路。桂永帅的26年实践得到了一个精准的见证,就是新时代农民转型的见证。

桂永帅的祖父、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田把式”,靠着勤奋和头脑灵活,成为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种田能手。到了桂永帅这一代,他觉得种田不能只靠勤奋和力气,还要懂技术、会经营。父母曾经告诉他,“三年学手艺,十年学不了庄稼人。”在家庭熏陶下,桂永帅探索出了一套数字化的纳米硒实际应用技术,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现有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蛋类、富硒杂粮、富硒坚果、富硒菌类和富硒深加工等七大类富硒农产品。

通过这次学习取来了“科技种子”和先进理念,桂永帅第一明确验证了自己的“绿色农业之路”是正确的、领先的、富民的。他刚刚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把80多个农民兄弟召集在一起,向大家传授学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的内容有现代种养业向規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地城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小众类、多样性的乡村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还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等。

桂永帅表示,作为农民代表,最担心的就是很多农民还是在走传统的农业生产这条路,现在是转变理念的最好时机,自己用了26年时间探索出来的新时代科技型农民之路,可以让很多农民避免走弯路、走错路,破冰升级转型的一个主要观念,也是我们国家新时代新农业的观念。桂永帅的最大目标,就是用新时代的理念,新时代的实际操作,做出新时代的产品,让鞍山的科技农业、新时代农业走到全国的最前沿,让农民靠真本事挣到良心钱,让人们都吃上“绿色食品”。(张士龙、王兰)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